上一页|1|
/1页

主题:“南阳”是否为诸葛亮的郡望?

发表于2011-01-18
“襄阳说”的学者在解释“躬耕于南阳”何以为隆中时经常强调的一个理由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郡望说”,即诸葛亮以郡望称籍贯,意指南阳郡邓县隆中。其中刘逸明先生就讲: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是郡名,其涵盖的范围远不止今天的河南南阳地区,就连湖北襄樊地区也都属于南阳。现在的南阳在当时只是一个小县,名为宛县。在当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在介绍自己的出生地时,往往喜欢习惯性地使用郡名,诸葛亮自然也不例外。诸葛亮在向后主刘禅所写的《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的表述并无差错,只是,现在很多人不懂装懂,非要认为那个南阳就等于今天这个南阳。

那么,“郡望”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郡中望族的意思。即“某郡显贵世族为标明家族身份而用的称号,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如陇西李氏、彭城刘氏、南阳邓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等。在这里,郡望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世居某郡,其二是显赫家族。举南阳邓姓为例,南阳邓姓始祖邓况西汉由楚地迁至新野县,世代务农,人丁兴旺,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大族。东汉初年,族人邓晨、邓禹因助刘秀复兴汉室有功,一跃成为南阳显贵。邓晨被封西华侯,邓禹则名列云台二十八宿之首,其后代子孙众多,繁衍兴旺,史称“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胜数”。由此可见,诸葛亮“躬耕南阳”中的“南阳”根本不是其郡望,而是其躬耕时的居住地。诸葛亮家族世居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后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其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三顾茅庐之后,随刘备征战,晚年居西蜀。这里,诸葛亮不仅在“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南阳不是望族,而且诸葛姓在祖地琅琊郡也不是望族。另外,诸葛亮一生在阳都、襄阳、南阳、西蜀均住过很长时间,在哪里都谈不上世居,怎么到了“襄阳说”学者的嘴里,偏偏“南阳”就成了诸葛亮的“郡望”了?

另外,陈寿著《三国志》时距诸葛亮上《出师表》只有30多年,对诸葛亮所说的“南阳”的地理位置应该是很清楚的。如确实有隆中属南阳郡邓县的事实,陈寿绝对不会视而不见。另外,诸葛亮撰写《黄陵庙记》也有“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的记载可以与此相互印证,足见诸葛亮之“躬耕于南阳”并非一时疏忽,随意以所谓“郡望”代替隆中所致,对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三顾茅庐”的地方用“南阳”来表述,诸葛亮是慎重和一贯的。

再者,汉晋时期人们介绍其籍贯和出生地时,绝大多数是详细到县甚至县以下的地名的。先看《后汉书?光武帝纪》:“世祖光武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再看《三国志?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续看《晋书?帝纪第一》:“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而再后的《宋书?本纪第一武帝刘裕》:“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兴,小名寄奴,彭城县绥兴里人。”不用多看了,魏晋南北朝的史书都是这么记的。众人皆知的帝王故里不仅记到县,有的还详细到县城的里弄,哪里有“习惯性地使用郡名”之举呢?

当然,我们不否认史书中也有以籍贯和人名联在一起称呼的,如“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但这都是籍贯和人名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体的时候才会这么称呼,籍贯在这里成了他们名字的一部分,如同我们后世叫袁世凯为“袁项城”、黎元洪为“黎黄陂”一样。这种称呼和居住地无关,和诸葛亮的“躬耕南阳”根本不是一回事。


退一步讲,就算诸葛亮身在隆中却说“躬耕南阳”是“郡望”习俗所致,是“习惯性地使用郡名”,那么,这种习俗一定是一种常态的,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阶层的。那么,和诸葛亮相对应的襄阳的那么多亲朋好友,有谁“习惯性”地说过他们住在“南郡”?有谁用“南郡”代替了他们居住的“襄阳”、“岘山”、“鹿门山”、“白沙洲”、“水镜庄”、“檀溪”、“沔南”这些具体的地名呢?别说隆中了,樊城与襄阳隔江对峙,东汉时樊城又的确属南阳郡邓县,但有那本史书里将樊城称为过“南阳”?如果都没有,那么,究竟是谁“不懂装懂”?非要认为那个“南阳”就等于今天这个隆中?

上一页|1|
/1页